7月23日,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推进“五城共建”,把襄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
建成支点 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强化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责任担当,打造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按照中期300万、远期500万的人口规模,稳步优化提升“一心四城”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富有活力、功能完善、品质一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进一步提升襄阳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效应。今年,襄城区坚持整合资源、践行“两园”理念、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在连片改造和绿色精致上下功夫。
襄阳市襄城区住建局总工程师韩国新:“2021年我们五个办事处有68个小区改造计划,工期一般在90天左右就能完成,能惠及到的居民有32000多人。改造后小区内要像花园,小区外要像公园。”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五年来襄城区综合整治66条背街小巷,新建30条交通主次干道,改建33.5公里城市道路,环岘山绿道、胜利街景观大道、滨江路沿线风光带等公园、游园也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襄阳市襄城区副区长李锋:“(今年)重点推进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岘山城市中央公园建设和襄水古水道生态修复。通过加快城市更新,全力推进襄城区建设成为全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实现襄城变‘香城’。”
在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上,襄阳市将加快推进襄州区与襄城区、樊城区的一体化发展,推进中心城区在空间结构布局、城市功能统筹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
襄阳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付劲松:“着力在提升产业能级、交通能级、服务能级上下功夫,增强中心城区对人口、资金和产业的吸纳,使襄阳中心城区成为市域发展的核心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引领区,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走在前列 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这段时间,东风井关襄阳工厂正全力赶制EN954型轮式拖拉机订单。这款机型整机减重0.5吨,马力强劲,操作便捷,转弯灵活,深受市场青睐。
东风井关襄阳工厂组装科组长沈春意:“我们这款机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我们自主研发了1604(型号),它的马力更大,工作效率更高。”
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研发,东风井关趟出了一条创新求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眼下,他们的拖拉机、育秧播种机等24个产品系列的国有化率超过90%。
东风井关技术中心产品技术部部长助理何军:“我们公司截止到2021年5月,申报并获得105项自主研发技术的有效专利。”
如今,东风井关自主研制的高效智能农机不仅遍布大江南北,还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为提产扩能,东风井关襄阳工厂在一期项目基础上,将建设新的焊接车间、机加热处理车间和研发中心大楼。
东风井关襄阳工厂总经理助理肖康:“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我们农业设备的全程化、自主化、电动化和智能化,做中国最好的农机。”
东风井关的科技创新之路,正是襄阳市近年来不断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缩影。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任务,聚力打造襄阳(高新)科技城、襄阳(东津)科学城、襄阳(尹集)大学城,高水平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加快构建全链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提升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襄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阳以诚:“到2025年,我们将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4%,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80亿元。”
互联互通 打造综合立体交通和现代物流体系
前不久,襄阳、随州两地交通运输、发改部门联手,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县乡循环路、旅游公路、通用航空等共同推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互惠、发展区域内定制客运、简化线路审批手续、协同发展现代物流等合作事项,进行专题会商。
襄阳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计划科科长左涛:“下一步将共同向国家争取合襄高铁项目纳入铁路发展规划;共同争取襄阳、随州至信阳高速公路纳入高速公路发展规划;共同推进316国道(襄随段)全线达到一级公路标准,争取同步建设,同步通车。”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进一步健全干线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争创一类航空口岸,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此,襄阳市将谋划一批具有支撑性、协同性、区域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策划一批顺民心、惠民生、解民忧的运输服务合作事项,不断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襄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水波:“近期已经和随州、十堰、神农架,进行了深度对接。从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包括农村公路方面,全面打通连接。从运输服务上面,尽量逐步地建立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真正把四城共享共通的作用发挥起来。”
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统筹构建“铁、水、公、空”立体交通体系,织密干线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争创一类航空口岸,加快建设襄阳新港。全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标准建设襄阳自贸片区和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拓展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培育壮大外向型经济。“十四五”时期,襄阳市还将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多式联运、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加快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扎实推进襄阳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
襄阳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阮莉莉:“目前,我们正在探索襄阳至上海,襄阳至盐田,襄阳至钦州,襄阳至阳逻港等外向通道常态化运营,初步形成了“一江四线八达”物流格局。”
提档升级 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十三五”期间,襄阳市商贸设施不断完善升级,商业模式不断丰富,居民消费逐年攀升。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7896.26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71倍,消费规模稳居全省第二,消费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创新消费场景供给,集聚高端消费资源,大力发展购物消费、餐饮消费、旅游消费,加快培育教育消费、医养消费、文化消费、体育消费,打造具有引领力的区域消费中心。
襄阳市商务局党组书记 局长 阮莉莉:“提升消费品质,在这里我们主要是引进国内国际一流品牌,大力培育襄阳首店、湖北首店等等。推动互联网+ 培育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同时我们大力培育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健康消费、体育消费等等。拓展消费市场,主要是辐射区域市场、融入国际市场,还有健全农村市场。”
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到2025年,全市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新之城;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经济总量突破7000亿元,高质量发展走在中部城市前列;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美丽襄阳、绿色崛起成为襄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记者: 张雪晶 廖云翔
来源:长江云
责任编辑:杨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