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沟摩崖石刻:见证清代水事纠纷解决途径

2021-03-11 10:24   云上谷城

襄阳石窟寺和摩崖石刻专项调查小组实地考察 通讯员 杨力 摄

诗人袁介在《检农吏》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水是农业的命脉,它的分配使用及归属权,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水权。水权社会十分注重纠纷解决后的社会影响和社会监督,清代众多的水事纠纷的处理结果常常被刻在石碑上晓谕众人并传于后世。清代毛家沟摩崖石刻便记录了一起灌溉纠纷的处理结果。

毛家沟摩崖石刻位于谷城县五山镇田河村,摩崖石刻朝南,正对着堰河,由于年代久远,多数字迹已经变得斑驳,难以辨识。经过谷城县文物工作者李富平仔细辨认,大意为:河堰以此岩为界,开凿两条石渠,单日南渠放水,双日北渠放水,双方各自遵守,不得私自开渠。落款是“嘉庆十六年三月廿八日”。

清嘉庆十六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如今当地的长者对摩崖石刻的掌故仍然津津乐道。据村民介绍,这处摩崖石刻内容是为解决这一带的中畈和堰河两地灌溉水田矛盾而订立的“乡规民约”。堰河北面就是现在的田河村,摩崖石刻对面、堰河南岸是现在的堰河村,过去曾经因为春播时期双方抢用先前开凿的渠道水源而发生冲突,以致出现伤亡事件,事情上报到官府。嘉庆十六年三月,县官亲自来此解决此案,并于当年三月二十八日把相关规定刻于渠旁山壁。

由于水事纠纷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清代统治者非常重视水事纠纷的诉讼解决。《大清律例》明确规定:“若查勘水利界址等事,现涉争讼清理稍迟必致有妨农务者,即令各州县亲赴该处审断速结……”因此,清代水事纠纷发生后,双方均可向官府报告。因为各地人文地理、水文特征和风土人情不一,为了审断速结,不误农时,州县审断官员往往亲赴纠纷发生地实地勘测,取得第一手证据,并会基于现场勘察结果对国家法令和地方乡规民约进行一定变通从而作出具体判决,对判决结果往往会镌立石碑于纠纷所在地河渠旁,对涉及面宽的纠纷处理结果可能同时在州县治所立碑,以杜绝后世再起纷争。“毛家沟摩崖石刻兼具文物与档案的双重价值。”李富平说,作为农业大国,清代水事纠纷发生频繁,但我市记录保存下来的并不多见。“堰河村、田河村的乡风文明,实际上是发端于两百多年前的那场纠纷。血的教训促使乡亲们认识到文明乡风是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五山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主任姚龙均介绍,从那以后,当地村民严格遵守用水规约,其他事项也在一起商议,逐步形成良好风尚,而那块石刻也被祖辈屡屡提及,以此来警醒后人。

如今,这里茶成垄、树成片、涧水清、民风淳。当地兴建了农田水利工程,并大力建设茶叶主题公园,形成以田河村为中心的茶产业观光区、以堰河村为中心的茶文化休闲区。

记者:张亚婷 通讯员:杨一

来源:襄阳晚报

责任编辑:杨守荣 / 编审:翟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