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河北省邯郸市的孟倩在采购年货时发现,几个大型农贸市场里都配备了红外线电子测温仪、“一米线”及防护网等安全措施,用来确保市民购物安全。
“往年春节前农贸市场里都是人挤人,现在有了‘一米线’,加之近期河北再次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大家的疫情防控意识都有所加强,市场里的秩序好多了。”孟倩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防止人群聚集的“一米线”发挥了很大作用。作为守护安全健康和文明秩序的重要举措,“一米线”还被北京、广州等地写入地方立法。2021年伊始,河北等地接连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公共场所设置“一米线”防疫措施的重要性被再次反复提及。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能松懈
2021年1月6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对全市所有社区、农村实行闭环管控,同日起,该市全面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1月6日下午,看到小区业主群里的通知,家住石家庄市桥西区某小区的张继超一家下楼排队,准备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张继超清楚地记得,那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大家虽然都裹得严严实实,但在户外仍然冻得一个劲儿跺脚。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核酸检测,很多市民对于流程并不清楚,前期准备工作也不太充分,大部分时间耗在了身份信息登记上。张继超告诉记者,当时核酸采样工作进展缓慢,等待的队伍越来越长,加之他居住的小区院内并不宽敞,没多久就出现了拥挤现象。
“不断有人到采集点咨询,排在后边的人也不断往前涌,大家都挤在一处,前胸贴后背的,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一米线’安全距离。”张继超说,其居住的小区第一轮核酸采样还没结束,业主群里就炸了锅,不少人表示如此拥挤存在安全隐患,纷纷向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提出维持秩序的建议。
1月12日,石家庄市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张继超所在的小区物业吸取了第一轮检测时的教训,提前对居民进行分组,控制每次下楼排队人数。张继超下楼后看到,物业在排队的道路上用胶带贴出了“一米线”,工作人员在旁维持秩序,不断告诉大家要保持距离。有了这些举措,这次居民排队井然有序,再也没出现拥挤现象。
“疫情尚未结束,不论如何对于疫情防控都不能松懈,在公共场合尤其是人群密集的场所,‘一米线’的要求必须要严守,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张继超说。
去年疫情发生后,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会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当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到空气中,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则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在重力作用下,飞沫从人体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1米以内。因此,保持社交距离“一米线”成为公众防控疫情的重要公共卫生举措。
“新冠肺炎病毒很狡猾,你若放松警惕,它就可能‘变本加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一米线,咳嗽喷嚏捂口鼻,就是对病毒最有力的反击。”近日,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这条温馨提示,以手机短信形式推送给所有居民。
保持安全距离常被忽视遗忘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河北各地积极响应“公共场所少聚集,距离一米才适宜”的号召,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设置“一米线”标识,温馨提示公众不扎堆、不聚集、不拥挤。
记者在石家庄多个地铁站注意到,自动售票机旁都摆放着“安检、购票时,请与前面乘客保持1.5米距离”的提示牌,每台安检机前都设置了1.5米的分隔线,形成单一进站通道,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引导,使乘客进站时能保持安全距离。
此外,河北诸多地方和部门专门部署了“一米线”防控措施。廊坊市开展“守住‘一米线’ 健康你我他”专项活动,作为“廊坊有礼·文明健康”行动常态化重点之一。不少窗口单位,尤其是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都将标配的“一米线”升级,设置专门的等候区和办理区,有效防止人员聚集、交叉感染。
2020年春节过后,石家庄市某大型超市在需要顾客排队的过秤、结账处的地面上,贴出了“一米线”。在疫情防控的紧张时期,超市还专门安排人员维持秩序,保证顾客按照“一米线”排队。一年时间里,“一米线”不断磨损,但超市都及时更新。
今年元旦期间,记者在该超市看到,不少排队等候的顾客都忽视了脚下的“一米线”,队伍明显比去年初要密集了许多,没有推购物车的顾客,一米距离里要站着两三位。
脚下的“一米线”还在,排队需要保持距离的安全意识却松懈下来,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石家庄,也不只出现在超市等地。“在地铁上车时、火车站候车室等场所,要严格履行‘一米线’并不容易。”经常乘火车出差的孟倩告诉记者,在车站“一米线”的标识很明显,但在检票上车时,很少有人能保持安全距离。
“广播里一喊列车开始检票,旅客就从四面往检票口涌,本来排得还不错的队伍立刻拥挤起来,尤其是高铁检票进站时间都很短,站在后面的旅客总是往前凑,大家几乎是人贴人。”孟倩说,这种场合尽管一般都有站务人员提醒,但往往难起作用。
强化行为引导加大宣传教育
一年来,出于安全健康的考虑,“一米线”被格外重视起来。事实上,“一米线”并非只是防控病毒传播的安全健康线,还是个人隐私保护线、公共秩序维系线、城市文明风景线、公共服务责任线。甚至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在排队、出行、办公、生产、就餐等过程中保持一米距离,就是为疫情防控作贡献。
作为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针对“一米线”对于疫情防控起到的重要作用,北京、广州等地都将其写入地方立法。
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一米线”等文明引导标识,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维护良好秩序,开展文明宣传,加强巡查管理,引导、规范文明行为。
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也明确,公民应当尊重社会公德,遵循公共场所文明礼仪,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设置的“一米线”文明引导标识。
2020年8月20日起实施的《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要求,公民应当在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保持社交距离。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说,在相关容易引发人群聚集的场所划出“一米线”等安全间隔线理应成为疫情防控的标配线,间隔排队、间隔参与等操作不仅应成为一种卫生习惯,还应成为一种文明习惯、一种行为规范。
河北省委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教授马一超表示,“一米线”对于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应当借此契机大力宣传推广,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的属地责任和引导作用,将“一米线”在政府督导、行业监管、社会治理中予以体现。
“距离产生美,‘一米线’不只是画在地上的线,应该印在大家心里、落在行动上,让敬畏‘一米线’、遵守‘一米线’成为一种社会氛围和全民共识,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习惯。”马一超说,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要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文明行为教育,让“一米线”的意识从小树立、影响家庭、覆盖社会。
作者:周宵鹏
来源:法治日报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严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