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疫情防控要关注这四类人群

2021-01-13 08:51   云上谷城

最近,河北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临近春节,国内疫情出现多点散发现象。面对严峻复杂的冬季疫情防控形势,国家卫健委和多个省份纷纷发声,倡议在工作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当地。

1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要引导错峰出行和线上消费,优化和错峰安排学校寒假放假、春季开学的时间,倡导在工作地过年,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严控交通客流,提高人员通行的效率,对会议活动、景区参观旅游等各种公共场所都要严格遵守各地的相关规定以及对人员控制的要求。

放眼全球,巨量的人口流动造成疫情大面积传播,着眼国内,疫情尚未结束。这些都警示我们,需要对常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进行关注和思考。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7.27%。人口流动对于从宏观上调剂人力资源、提升城市人口素质、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城市引进人才和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人口流动长期以来也存在着流动规模过大、盲目流动和低效益流动等问题,并具有暂时性、季节性、反复性的特点,表现为流动人口长期在城乡之间进行钟摆式流动。目前,我国主要有四种类型的人口流动值得关注。

“民工流”

从数量上看,“民工流”是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部分,而外出农民工是“民工流”的主体。2018年末我国外出农民工1.73亿人,约占全国流动人口总数的72%。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正在形成的世界级城市群中,一线城市吸纳的民工多数是跨省流动的外出农民工,即使在一些二线城市,多数流动人口也来自本省之外。而大部分除上述三个城市群外的省会和中心城市的民工主要来自本省,跨省流入的相对较少。

民工流动距离远,不是好现象。“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流入地距离户籍所在地较远,两地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使流入者往往对流入地缺少全面了解,流动带有盲目性,流入者对不利的一面缺乏思想准备,由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带来水土不服,形成顺利融入流入地的思想障碍,而融入、认同和归属是良性人口流动的必要条件,不仅关系着流入者在流入地能否安居乐业,而且对于流入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就近流动的民工有天然的优势,他们熟悉流入地的方言和文化习俗,容易与流入地的群众打成一片,地理上的便利使他们有可能充分利用家乡固有的人脉和社会网络,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工作意愿。他们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近距离往返,来去方便自由,交流自如,社会融入感较强,既解决了流入地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又使流出地的人口结构失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有利于赡养“留守老人”、照顾和教育“留守儿童”,也有利于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举家迁移到就近的城镇生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在民工的流动中,要特别注意中西部国家重点工程的用工,避免出现“民工荒”。地方地府要使用行政手段保证工程邻近地区,特别是受益地区民工的数量与质量。用工单位在提高这些民工劳动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要提高人性化管理的人文水平,在重点工程中呈现“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和谐氛围。

关注“民工流”,也要注意到仍有相当数量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反映在劳动收入、安全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认同等多方面,全社会应当予以关注。一是在劳动收入方面,必须坚持同工同酬,注意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不能随意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加班必须得到合理的报酬,不得制造借口强制农民工超过身体极限加班。二是在安全卫生方面,要按安全监管部门的规定保证必要的劳动安全条件,改善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注意防治职业病。三是在社会保险方面,要切实落实关于农民工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尤其要关注农民工最关心的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四是在社会认同方面,要平等待人,尊重和善待农民工群体,保证农民工的人身权利,杜绝对农民工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尽量给农民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和从事工作的技术含量。

“知识流”

人口流动中的“知识流”是指各类专门人才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流动。春节前后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由两个以单向为主的流动组成:春节前由大城市流回全国各地和春节后由全国各地流向大城市。形成上述大规模流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户籍制度,就业机会在城市,而基本的公共服务却在户籍所在地,这种分离增加了公共服务成本,降低了社会治理效率,衍生出城市管理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考验着城市管理能力。户籍制度是中国人口自由流动的最大障碍,其深刻影响着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实现。

近几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出台的户籍改革政策普遍降低落户门槛,总的态势是:全面开放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和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上述政策的实施,减少了流动人口中“知识流”的数量。部分各类专门人才落户到符合意愿的城市,就业满意且稳定,妥善地解决了劳动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随迁父母养老、随迁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

在目前人口流动中的“知识流”里,相当一部分人在年龄、学历、知识和实际能力上具有优势,他们渴望在大城市资源聚集效应导致的创新局面中实现自我价值,东部三大城市群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京津冀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集聚区,也是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来源地和先导产业密集区;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区域内部专业化分工和协同发展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以及纺织服装五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珠三角的粤港澳大湾区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逐渐形成了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具有举世瞩目的发展前景。上述三大城市群中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执行的积分落户政策在吸引各类专门人才方面已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学生流”

持续三十多年的春运,已经成为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运与学校寒假在时间上近似一致,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大约有3800万人,“学生流”和“民工流”“知识流”以及“探亲流”叠加,增加了交通部门的压力。“学生流”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平衡紧密相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与区域经济格局有很大的相似度,这导致寒假前与寒假后“学生流”的流向和春节前与春节后“民工流”的流向大体一致。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禀赋差异较大,如果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比较均衡,高中生在报考志愿时可能选择家乡附近的大学入学,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流”,又能降低学生的教育成本。因此,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要向中西部高等院校倾斜。中央部属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大学应立足自身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面向全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争做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普通院校和地方院校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立足地方,服务当地民众和企业。

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水平的政策,例如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设立向中西部倾斜的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和东部高校对口帮助西部高校等,但是短期内难以扭转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人口流动中的“学生流”只能逐步减弱。为了减弱春运的“学生流”,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和交通主管部门要通过合作,做好协调并且统筹规划,同一地理区域的高等学校错峰放假和开学,做好各种运输工具的提前订票工作。二是建议改善高等学校招生的生源来源。除“双一流”高等学校、军事院校以及部分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外,其余高校(数量上占全国高等学校90%以上)多数专业就近招生,以削弱“学生流”。三是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省属高校的首要任务这一理念,以本省需要为出发点调整专业,保证本地生源的比重,地方政府和学校要加大资助贫困生的力度,积极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大学毕业在家乡就业。

“国际流”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高度参与全球流动的超大规模社会。国际间人流、物流、数据流、货币流涌动,既带来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治理的全球性风险和挑战。

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网络攻击、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跨国经贸、旅行、学习等活动变得日益便利,人口流动中的“国际流”规模不断扩大,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和频繁的人口流动让疾病的传播更加无序,传染病的全球流行将是近十年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对肆虐的传染病,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这需要世界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依照卫生领域的国际公约承担相应责任,构筑人类卫生安全命运共同体。

全球卫生治理是全球治理观的实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的体现。中国一方面需要总结近年来针对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的防控经验,全面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建设,制定一套系统的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危机应对预案,快速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全球卫生治理,加大在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治、传统医学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为公共卫生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用实际行动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总之,着眼于疫情防控,我们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服务各类流动人口的综合信息平台,分析研究人口流动中的这四种主要流向、分布和动态变化等的规律和成因,通过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合作,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应对人口流动所带来风险的能力。

来源:人民论坛网

责任编辑:邓植元 / 编审:严华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