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农村“两基”补短板力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谷城县五山镇田河村把补“两基”短板放在首位,做实兴修公路强基础文章,打通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这段时间,五山镇田河村正组织劳力对该村通往邻村西湾村的2.4公里路面进行整修扩宽,施工人员手持工具堆石块、砌堡坎,挖掘机来回穿梭,一派紧张繁忙的建设景象。
田河村村委会副主任翟宁说:“此次修路由田河村二组经铺子河到西湾两条线,分东线和北线,之前路比较窄,总宽度是3.5米,公路提档升级之后达到5.5米,我们争取在年内把这个路宽度达到5米之后全部刷黑。”
“这条路我们老百姓盼望了好久,修这条路我们都支持,而且都参与建设。”村民徐长国说。
修通公路,不仅给老百姓出行带来便利,更是让当地发展的茶叶、食用菌等土特产驶入销售“快车道”。
田河四组食用菌大户胡此波说:“今年我种植香菇已经第六年了,每年保持在2万多袋,有12个大棚,一年的毛收入大概在20万元左右。”
胡此波早年一直在外打工,后来看到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越来越好,索性回乡干起了食用菌种植。从最早的一两个大棚开始,一家人勤扒苦作,渐渐发展到12个大棚2.5万袋的规模。就因为路窄且难以错车,拉货出山一直是困扰胡此波生意做大的“瓶颈”。
“今年这个路整个扩宽以后对我发展香菇产业提供了交通便利,我打算扩大规模,增加到三万袋到四万袋。”胡此波说。
路通了,产业发展之路也变得更加顺畅。今年以来,该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将茶叶产业牢牢抓在手中,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先后从农户手中流转300余亩农田发展高效经济茶园,并成立茶产业合作社。土地被流转的农户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与合作社签订用工合同,其中精准扶贫户每年参与茶园管理劳作收益人均增收3000多元,真正实现了产业脱贫、农民增收的目标。
翟宁说:“我们积极鼓励老百姓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特别是提高农产品茶叶这块儿的附加值,让老百姓过得更加富裕。”
记者:琚晓青 袁鹏 / 编辑:冷晶晶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