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登忠(受访者供图)
1951年10月的一个夜晚,黄登忠和战友们就要入朝作战了。
眼看就要离开祖国了,黄登忠想起这几个月里的巨大变化:这一年的3月,他瞒着父母,悄悄跑去参了军。当时,他21岁。
黄登忠离开了家乡湖北省谷城县盛康区小沟陈湾村。他所在的部队在孝感驻扎下来。10月,黄登忠随部队从孝感出发,奔赴鸭绿江边。黄登忠与战友们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部队首长对他们进行了赴朝作战教育……“当您知道要去朝鲜打仗,您心里怕不怕?”笔者问黄登忠。“不怕!过了鸭绿江,就没打算回来!”黄登忠说。
黄登忠说,他坐的这节车厢里,有四十多人,四川的、湖南的居多,全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第二天早晨,他们迎来了在朝鲜的第一个黎明。
一到朝鲜,黄登忠和战友们就开始了战前强化操练,学打枪、爆破、侦察、肉搏、拼刺刀等,还要学一些简单的朝鲜话。训练了三天,他就上了战场。
上战场后,黄登忠参加了多次战斗。
作战时,黄登忠毫不畏惧。他说:“打起仗来,我根本不怕。哪儿有敌人,就往哪儿钻。仗打到最后,就是拼刺刀。我们先是跟敌人狠狠地拼刺刀,当敌人只顾拼刺刀时,我就突然一猫腰,朝敌人腿空里一钻,猛劲朝上一撞,敌人就疼得哇哇直叫,倒在地上直打滚……”黄登忠作战时十分英勇,多次受到表扬。
到了1952年,黄登忠被编入志愿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一三三团三营八连八班。
黄登忠说:“十五军的军长,是我们湖北人,他叫秦基伟,曾当过红军,当时他还不到四十岁。师长崔建功,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立下‘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剩下一个班,我当班长,我牺牲了,副师长是第一代理人’的军令状。”黄登忠说到此时,满脸的骄傲。
强将手下无弱兵!
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登忠参加了这次战役。
在参加上甘岭战役之前,黄登忠已经打过不少仗,他说:“我打的最苦的仗,就是上甘岭战役。那场仗真是苦得至极。”
黄登忠说:“上甘岭在五圣山的南面,两侧各有一个小山头,上甘岭战役,打的就是这两个山头。”
第一天凌晨四时,美军三百多门大口径火炮、四十多辆坦克、五十余架飞机,对四十五师所在的两个高地展开猛烈攻击。
五圣山,是志愿军中部战线的咽喉。敌人企图首先攻占上甘岭的两个高地,进而夺取五圣山。
黄登忠讲述了当时惊心动魄的战斗:“五时许,上甘岭战役全面打响。美军的炮弹,像下冰雹一样,落在我们阵地上。”“战斗打响的第一天,炮火映红了五圣山上的天空。我在朝鲜打了年把的仗,还没见过这阵势。炮弹、枪弹、炸弹、燃烧弹……敌人的炮弹,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狂轰滥炸,也不知打了多少炮弹,我们都没法抬头出坑道。后来,我们四十五师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黄登忠说。
敌人的炮弹,几乎把志愿军所在的山头炸没了。黄登忠所在的八班这一天就牺牲了七名战士。
与此同时,敌人分六路向上甘岭高地发起大规模的进攻。黄登忠说,敌人人数是志愿军的十几倍,他们轮番进攻。志愿军与他们展开了殊死搏斗,子弹打完了用手雷,手雷打完了就肉搏,战士们早已不顾生死。
敌我双方反复争夺阵地,黄登忠和战友们拼死抵抗,顽强击退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
志愿军战士们也发起了一次次反冲锋。在一次冲锋中,得到人员补充的八班又遭遇到美军飞机的轰炸,有十一人牺牲,黄登忠也被埋在土里。
这时,排长李长青转回来找人,发现有一支步枪半头露在土外,就顺势扯出了挎着枪的黄登忠。排长发现他还在出气,就把他背到班长身边,谁知班长也受了重伤,还没说成话就牺牲了。八班又火速补充了新的成员,当时22岁的黄登忠被任命为班长。黄登忠担任班长后,继续组织冲锋。后来,他的左腿受了重伤,仍不下火线。
在这场战役中,黄登忠率领战友们从一号阵地一直打到六号阵地。“当时,我都没想活着下山。说进攻,就只想着消灭敌人;说防御,就只想着誓死挡住敌人!”黄登忠说。
就这样,黄登忠和战友们一直战斗在上甘岭,直至战役结束。
志愿军用血肉之躯筑成的上甘岭,成了美军啃不动的“铜墙铁壁”,迫使他们停止了大规模进攻。
黄登忠说,在六号阵地时,他们住的是坑道。他所在的班是个加强班,有十八人,其中有两个伤员,一个的胳膊被打断了,一个的腿被打断了。他们拖住了敌人,为四十五师反击赢得了时间。
在六号阵地,战斗持续到第二天夜里,敌我双方暂时停了下来。
这时,正在站岗的黄登忠发现敌人趁着夜色,正在抢修工事,他便忙向副指导员报告。副指导员问他:“把敌人搞掉,你敢不敢?”黄登忠回答说:“咋不敢搞!”
副指导员用望远镜一看,敌人黑压压一片,就说:“搞。”
班上只有一挺苏式转盘轻机枪、两盘子弹,一盘子弹只有二十四发。黄登忠端起机枪,对着敌人一阵扫射,在第二盘子弹打到一半时,副指导员说:“不慌打了,先看看。”副指导员用望远镜一看,七个敌人被打死了,其余的都逃跑了。黄登忠的这一阵扫射,让敌人的工事也没修成。
在坚守六号阵地时,黄登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登忠所在的八连荣立集体二等功。对此,他感到无比荣耀。
志愿军将士们的鲜血洒在了朝鲜,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镌刻在中朝人民的心中。
来源:襄阳晚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 严华萍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