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天道忌巧”。
做人做事,不走捷径,不取巧,最终才能有所收获。
想要收获,却不思耕耘,反而丧失了踏实用功的决心。
人生哪有捷径可走,所谓“捷径”,可能比弯路更“弯”。
捷径看似方便,走到一半,方才发现有隐藏的陷阱;
大路或许颠簸,走到最后,终究明白是上升的通途。
不走捷径,便是捷径。
01
脚踏实地,原来就是捷径
培根说:“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不要总想着“出奇制胜”,须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奇兵往往是“熬”出来的;
不要总想着“弯道超车”,也要冷静下来想一想,能否承担得起车毁人亡的代价。
人的一生,都会有很多条路供你选择。
但绝不会有哪条路,能够笔直地通往终点。
孔子曰:“欲速则不达。”
急于求成,往往在过程中埋下隐患。
所谓捷径,就是走近道,却往往走不通、走不稳、走不远。
世上所有的成功,最终都自厚积薄发、埋头苦干、辛勤耕耘。
急不来,也急不成。
人生要出彩,离不开脚踏实地地努力付出。
“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许多事情回过头去看,总想走捷径,却总在绕远路。
鲁迅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世上没有好走的路,只有脚踏实地肯走的人。
真正的捷径,是摸爬滚打开拓出来的,是千万次实践总结出来的。
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便会发现眼前别有洞天。
经过颠簸,经过周折,最终发现脚踏实地就是属于自己的捷径。
02
下笨功夫,才能打通捷径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曾国藩的一生,正应了这句话。
梁启超评价他:“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但曾国藩却说:“唯有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读书时,给自己定下“日课”:
不读懂上一句,绝不读下一句;
不读完这本书,绝不看下本书;
功课一日不完成,便一日不睡觉。
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考秀才,足足考了九年。
但自从考中之后,后边的路就越走越顺。
而其他年纪轻轻便考中秀才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过一个。
曾国藩带兵时,每到一处都要“结硬寨”。
在他的带领下,湘军攻克一座城池,往往要用时一整年。
但是通过挖壕沟、断粮道、围敌打援,
曾国藩攻占下来的城池,总是守得固若金汤。
专注的人做事,从来不会去寻找捷径。
因为他们懂得,下笨功夫,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打开了一条捷径。
儒风君说:
有一副联,可谓众所周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两句话实在讽喻那些不扎实做事,喜欢取巧的人。
肚子里没有真学问,手底下没有真功夫,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李大钊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唯有在日积月累当中修炼自己,稳稳地向下扎根,才能慢慢地向上生长。
基础不牢,根基不厚,即便取得一点成就,也如同空中楼阁,风一吹就散了。
来源:儒风大家 / 编辑:邓植元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