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蒙 全媒体记者周娜摄
鄢慧会对未来充满希望 全媒体记者周娜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大学中出现了不少“大龄”学生。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为例,在该校今年录取的2378名新生中,超过25岁的有45人,年龄最大的新生出生于1981年。
和普通学生相比,这些“大龄”学生有着更丰富的人生经历。日前,记者采访了襄职医学院的三名2020级“大龄”学生,聆听他们的故事。
她再次参加高考
鄢慧会来自谷城县石花镇,她出生于1986年。几年前,鄢慧会就获得了湖北经济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成人教育大专文凭。但在2019年,她毅然回到高中,重读了一年高三。2020年,她和应届高中生一起参加高考。
鄢慧会来自农村。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她被武汉的一所高校录取。她觉得自己读的专业将来不好找工作,便放弃了上大学。后来,鄢慧会选择到北大青鸟学习,毕业后来到上海就业。然而,她在上海的工作干得很不顺,她又回到襄阳,在我市的一家企业工作。“每天工作8个小时,岗位不累,但感觉晋升空间不大,也没什么技术含量。”2016年,鄢慧会辞职回家生小孩。孩子两岁多时,她决定重新参加高考,想将孩子托给家里的老人照顾。
和家里人商议此事时,鄢慧会的父母很不支持她。“我当时下了很大决心,也很舍不得孩子。”鄢慧会说,最终,在自己的坚持下,她还是决定重新参加高考。
在高三复读班,鄢慧会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学校实行封闭管理,一个月只放两天假。复读的第一个月,鄢慧会还在纠结要不要放弃。刚开始,鄢慧会的学习跟不上。第一次测试时,她总成绩只考了290多分,其中,语文得了78分,数学只得了50分。对此,鄢慧会不懂就问,不会就再学,就这样坚持了一年,每天拼命学。高考时,她的数学得了101分,英语得了90分。
如今,鄢慧会觉得自己的选择不仅是为了弥补遗憾,也是在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怀着宝宝来上大学
出生于1989年的丁蒙来襄职前,已在北京的一家口腔医院工作了10年。她是安徽人,读中专时学的是护理专业。到口腔医院工作后,她一直做到了护士长。
丁蒙于2014年结婚,随后生了第一个孩子。由于在北京没有亲戚帮忙带孩子,她只好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在第一个孩子满3岁后,丁蒙有了考医师资格证当医生的念头,而她此前的学历不能报考医师资格证,这样她就得拿到相关文凭。2020年春,丁蒙在备战高考时发现自己怀孕了。“怎么办?都赶上了,要上学,还要生孩子。”丁蒙咨询学校之后,了解到怀孕不影响就学,便毅然决定到襄职读书。
丁蒙走的是技能高考的道路。她顺利通过了技能考试,随后的文化课考试,她也取得了好成绩,以总分543分的成绩顺利被录取。
2020年10月,丁蒙来到襄职医学院读书。此时,她离预产期还有三个多月,老师们都很关照她。丁蒙决定等孩子生下来后先办理休学,等身体恢复好了后继续到校上课。“拿到毕业证后,我要争取考取医师资格证,当一名医生。”丁蒙的目标很坚定。
39岁的他重新学技术
肖阳(化名)出生于1981年3月,他是山西人,也是襄职医学院今年年龄最大的新生。此前,他在山西当地的一家事业单位上过班,开过餐馆,还干过养殖。“27岁结婚,28岁有小孩,29岁辞职。”肖阳说,他之前在事业单位上班的收入还不错,但有了孩子之后,他还是想自己出来干事业。
由于没有其他技术,肖阳的选择不太多。最终,他选择了开餐馆。他的餐馆面积近200平方米,后厨和前台加起来,有八个人。四年后,肖阳将餐馆盘了出去不做了,原因是天天操劳,他的身体受不了了,他得了非常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在家休养了大半年后,肖阳又投资了八九十万元从事养殖。结果,他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五十多万元。“折腾一圈下来,发现我最缺乏的还是知识和技术。”肖阳决定在40岁之前进一步充实自己。他以社会考生的名义报名参加了2020年高考,最终被襄职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录取。“我来襄阳之前只是跟朋友们说要出去一趟,他们都不知道我是来上大学了。”肖阳说,“我觉得时间特别宝贵,我马上就40岁了,我希望改变自己知识匮乏的状态。”肖阳有两个儿子,下课后,他经常会跟孩子们视频聊天。“我转行学医,重新学知识和技术,就是想给他们树立个榜样。”肖阳说。
记者手记:追逐梦想永不晚
2012年,湖北省率先推行技能型高考,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这让考生进入大学校门多了一种选择。从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面向襄阳、随州招收“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学员,45岁以下的农村有志人才都可报名。2020年10月15日,湖北省高职单招和扩招专项工作方案发布,符合报名条件的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多项政策的引导下,大学里的“大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真觉得时间不够用,有好多知识要学。”“我不想错过读大学的机会,读大学是我的梦想。”“人真的要不断提升自己。”……“大龄”学生们如是说。重新出发的他们是勇敢的,同时,学校也给了他们更多机会,社会也给了他们更多支持。
追逐梦想,任何时候都不晚。愿这些大学里的“大龄”学生能给更多人以鼓励,也希望在大学校园里见到更多的“大龄”学生。
来源:襄阳晚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