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招商与招才并举 引资与引智并重

2020-10-16 10:05   云上谷城  

近年来,谷城县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不断破解人才资源瓶颈,努力打造人才创新高地,持续驱动绿色创新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互联网、新基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迅速崛起,实现了借梯上楼、借脑发展,汇聚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形成了内陆开放发展新高地。

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战略上,谷城县始终坚持通过引进一批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一批科研创新平台及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实现人才、资本、产业的有机融合,进而产生“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衍生效应。今年,由招商引资企业襄阳企飞科技负责承建并运营的中国有机谷互联网产业园,实现开园即入驻企业28家,业务涵盖互联网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直播带货、3D打印设备等领域,园区吸纳就业人员1000多人,其中95%以上为大学生人才,设有软件开发、教育培训、创业孵化等六大功能区。此外,投资1.2亿元的深圳万物相连5G通讯和一批5G基站建设项目的成功落地,为谷城布局“新基建”产业,全面打造“数字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实现了引进一个人才(项目)、催生一个新的产业、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良性循环。

双招双引,提升引资引智引企总量

谷城县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同步推进、同步落实,不断强化引资引智双轮驱动,坚持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2018年率先在深圳市建立全市首个“双招双引”工作站,配备6名工作人员,常驻华南地区。工作站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招才引智”工作,不断加强与深圳湾科创服务公司、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平台对接联系,建立优秀企业家人才资源库,收录各类企业管理型人才1300余名,并建立台帐、分类汇总,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谷城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双招双引”工作站还充分发挥联络站、情报站、招商站的作用,及时掌握沿海城市一线资讯,扮演好“猎头”角色,积极推介襄阳隆中人才支持计划有关政策,搭建深圳——谷城人才沟通桥梁,为谷城重点企业引进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截至目前,工作站梳理各类企业信息,建立数据库100余条,跟踪在谈项目60余个,成功引进投资5亿元的塑胶产业园项目、投资5亿元的纳米机械加工项目、投资6亿元的LED光电照明全产业链项目、投资2亿元的大功率电磁加热机芯及商用厨具设备项目等近10个项目,合同投资额近30亿元。

搭建平台,营造重才爱才惜才氛围

谷城县识人才、重人才,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创业支持平台,为优秀年轻企业家和各类科技创新孵化型企业提供成长空间和舞台,不断吸引优质项目和高层次人才落户谷城。近年来,先后组织深圳新顿科技、三和朝阳、鑫科恒达、大象机器人、上海雅各来等5家企业,代表谷城县参加襄阳市“隆中对”创客大赛,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其中,基于高通量计算材料基因组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项目,由85后海归博士张添添发起,主要研发和生产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航空航天用钛合金管等高端金属零部件。项目落地襄阳后,直接入选隆中人才支持计划C类,享受包括工作场所、项目资助、担保贷款、股权投资、薪酬激励等9个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

在招商引才的同时,谷城县更注重用政策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采取“刚柔结合”的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和培育高端、专业技术和急需紧缺型人才,在居住、生活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提出多项鼓励措施,先后为何国苗等一批企业家配备健康医生,全程协助三和朝阳、科洛德等一批企业办理项目落地手续,为东莞企业家孙耀辉办理租房、招工和小孩入学等事宜,营造了“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良好人才环境。

强化培训,锻造专心专注专业队伍

谷城县通过邀请领导干部、聘请专家学者、组织外出学习、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办招商大课堂,开展全员培训,切实加强招商人才队伍建设。书记、县长逢会必讲招商,亲自上台为培训班授课,近年来,累计培训招商干部1000人次,选送15名招商骨干到高等院校、国商机构等进行短期专业培训,组织10名优秀招商干部赴上级职能部门、产业龙头企业挂职锻炼,在实战中全面激发工作活力。仅今年,已集中组织开展招商引资线上线下业务知识培训3次,着力建设一支“政治靠得住、业务能力强、作风过得硬、客商信得过”的高素质招商人才队伍。

同时,组织招商干部广泛开展“城市推销员”岗位大练兵和“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以打造“有激情、有技巧、有礼仪、有专业、有狼性”的“五有”招商干部队伍作为目标,大力推行岗位练兵,不断提升招商人员专业化水平。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推动“招落服”一体化工作机制落地落实。使招商干部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在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中能够独立工作,主动洽谈,并能通过具体工作实践,为领导提供招商引资方面可供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通讯员:毛江伟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