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向优向好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8-19 09:30   云上谷城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招商引资的名片,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近年来,我市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造了一系列“襄阳经验”——工业项目“先建后验”做法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无申请退税”做法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奖励,不动产抵押权变更登记、公证“最多跑一次”等7项经验在全国推广……

上半年,我市围绕打造汉江流域最优、全省领先、国内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不动产登记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网通办”“市域通办”,企业开办实现智能“秒批”,工业项目46个工作日可取得施工许可,多项改革举措走在全省前列。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执著的追求,是向上的信念,是决心更是目标。

政策先行,惠企暖企

疫情给很多市场主体带来较大冲击,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复杂,困难比以往更多。“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在短期内受到疫情冲击,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与企业共克时艰,为企业纾困降本减负,一系列惠企暖企、含金量高的政策纷纷出台……《襄阳市“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建设工作方案》《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加快发展十二条措施》《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襄阳市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办法》《襄阳市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相继推出,高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由市发改委牵头起草的《襄阳市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工作实施方案》及32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前不久印发实施。

该方案将开展权力运行流程和服务流程再造,全面清理整顿清单以外的审批、以备案形式搞变相审批,大幅压减整合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

思路清,方向明,步子稳。对于营商环境的培育,市委书记李乐成强调,要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要求,要对标领跑者,把工作的着力点聚焦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一项项具体流程、一件件具体事务中,按照“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思路去定标对标。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做到市场主体期盼什么就着力提供什么,真正从“有什么给什么”转向“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给什么”。

提升效能,当好“店小二”

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就要千方百计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不断提升行政效能,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

复工复产以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相继召开,全市上下掀起争当“店小二”的热潮,各地各部门动脑筋、想办法,站在企业的立场,为企业办实事、谋发展。“企业亟待解决的困难有哪些?有没有跑多次办理审批材料的情况?”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督察组对窗口单位和企业进行明察暗访,聚焦问题导向,精准发力,以督促改,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宜城市先后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百名干部进百企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走访摸底、调研座谈、现场办公,为企业纾困解难;该市纪委监委组织作风监督员与52家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热线联系,组建工作专班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对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限期整改。

南漳县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打造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县域,让该县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上半年,该县新增市场主体1654家,平均每天新增9家。

市行政审批局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涉及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农业生产必需以及重要国计民生急需的项目,综合运用区域性统一评价、“先建后验”、容缺受理审查、告知承诺审批等举措,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保障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襄阳海关充分利用信息化、无纸化办理业务的优势,“零接触”线上办理企业备案或变更等申请;为企业开通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在线查询功能,企业足不出户可完成查询、下载等,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破除“官老爷”思维,树立“店小二”意识。襄阳市纪委以抓铁有痕的力度狠抓工作作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针对7个部门超时办件问题,已对1个部门相关人员问责,6个部门问题正在调查之中。同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2020年度市直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指标,倒逼部门提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

“简”“减”并行,高效快捷

5月,市民张女士来到市市民服务中心一楼“24小时自助服务区”,在准备好相关材料后,插入本人身份证,30秒就拿到了其申办的运输公司的营业执照正、副本。我市企业登记注册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审批”,进入“秒批”时代。

襄阳企业登记进入“秒批”时代

6月份,在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考核中,襄阳市从各市州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一。市行政审批局着力提高“一次办好”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数据及信息化应用迈上新台阶。26个部门上半年共享交换数据总量达5.65亿条,日使用量峰值达到443万余次。

上半年,我市努力打造更优更宽松的市场环境,简化企业办事流程,为企业减负,取得实效。

——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目前已完成中央层面设定的523项、省级层面的11项数据认领,梳理近2万条标准化经营范围,理清654个事项证照对应关系,已将49项审批改备案事项纳入“多证合一”办理范畴,实现“一照通办”“一码走天下”。

——优化纳税缴费服务。减少办税次数,全市已实现纳税次数由7次精简为6次;压缩办税时间,推行电子支付缴税,纳税时间减少10%以上;缩短退税时间,全市平均出口退税时间不超过4个工作日。上半年,我市实现减税降费17.2亿元,社保费减免13.5亿元。

——提升用水用气报装质效。将用水用气报装的8项资料精简为现在的1件;建立“绿色通道”,推行“零跑腿”“不见面”服务,主动服务招商项目。目前,我市各工业园区所在地政府均与供水企业签订供水管网建设协议并实施,供气管道已敷设至所有工业园区,并提前预留接水接气入口。

——优化获得电力便利度建立报装“绿色通道”,提高办电效率。上半年,已累计为1.62万户低压客户执行“零费用”接入,节省办电费用约1975万元。严格执行阶段性降费政策、两部制灵活电价政策,惠及14.05万户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新时代追赶超越的迫切要求。唯有刀刃向内,自我加压,才能真正把营商环境转化成生产力,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走深走实,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作风襄阳 / 编辑:邓植元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