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赛道”

2020-08-17 11:50   云上谷城

近日,中央财政拨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257.11亿元,比上年增加19.9亿元,增长8.4%,引导地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财政支持机制,落实职业教育各项改革部署。此举充分表明,稳就业保就业,职业教育被寄予厚望。从“六稳”到“六保”,就业始终处于首位。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就业问题关乎居民生计、关乎社会安定。从上半年就业数据看,虽然各项指标大幅攀升,就业形势总体较好,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稳就业面临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还比较多,保就业还存在短板和弱项。

据统计,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0%,近70%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对于稳就业大有作为,也大有可为。今年庞大的就业群体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发挥职业教育稳控就业增量的作用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要充分释放职教扩招的政策红利,将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纳入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长短结合、因势利导,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着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将未就业贫困劳动力纳入短期培训,加强与市场、企业对接,采取订单式培训,使贫困劳动力掌握劳动技能,最短时间内实现就业。同时,针对大学毕业未就业群体,要充分发挥就业见习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和创新主体为大学生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

疫情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带来了创新和变革,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形式、就业需求上的变化。近日,人社部等部门发布9个新职业和“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5个工种,公布了2020年短缺职业排行。发挥职业教育吸收变量的作用,就是要坚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架起市场与就业群体之间的桥梁,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成为稳就业的增量。要积极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发生的变化,针对市场走向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实际,有的放矢做好传统专业优胜劣汰、调整、融合以及新专业设置的引导的工作,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相适应,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紧密衔接,最大程度提高就业率。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体现在持续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实现稳就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双赢。要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风尚,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激励企业投资兴办职业教育、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接纳教师岗位实践、开展深度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现资源整合。相关部门要主动与企业联手,组织设备维修、新品研发、核心技术攻关,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职业学校要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开展分层教学、结合生源类型实施分类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同时,既要重视技术技能学习,又要强调文化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德技双高的职业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驶入发展快车道,为干事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相关部门要用好政策引导,完善并发展好职业教育,让每一位有志者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中国梦实现注入强大动力。“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广大待业者也应摆脱观念的束缚,积极拥抱并深度融入,在职业教育的修行中静待花开。

来源: 荆楚网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