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横空出世的奇迹,都是父母在奋力托举

2020-08-05 11:03   云上谷城

高考成绩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边是有人遗憾落榜与大学无缘,另一边是各省高考状元被曝光,名校纷纷抛出橄榄枝。

家长群里常有人说「别人家的孩子」,还有父母感叹天才无可复制。

但看了他们的相关报道,发现这些状元、学霸的家庭教育,竟然惊人的相似。

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

就像那句话说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1

只有小时候定型

后面的路才好走

今年重庆高考理科状元很传奇。

她叫谢欣颖,理科726分。

3年前她是重庆中考状元,今年是重庆高考状元,还是截至7月25日已查到的全国二卷状元,传说中的三元及第。

被问到学习秘诀时,女孩的班主任说,她的学习习惯特别好,让我都感觉很佩服。

比如,她不刷题,不上辅导班,上课时保证100%专注力。

比如,非常注重细节。她写学习经验分享,不仅逻辑严谨,还会逐一校正错别字。

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

谢爸爸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根本没有培养过。

但这个没有培养,并不是两手一摊的撒手不管,而是从源头上的未雨绸缪。

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力,谢爸爸说,从她一岁多开始,家里就订了很多幼儿画报、绘本等。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给她讲,她主要是看图。慢慢的,她自己看了给我们把故事讲出来。

女儿因此爱上了阅读,也逐渐养成了高效阅读的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5岁起就带她学习钢琴,最终通过了钢琴十级考试。

当然,学霸的养成是方方面面的,逻辑能力、钻研能力、认真细致的习惯......这些好习惯,如果父母从小都逐一帮孩子去锻炼、刻意培养,即使天赋上不到状元的程度,相信未来也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看过很多状元父母的采访,发现天才不可复制,但优秀一定有迹可循。

从小帮孩子培养好习惯,就是最快最好的路。

就像2019年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说的,只有小时候定型,后面的路才好走。

而这一点,拼的是父母的格局,父母的用心。

2

从小不心软

才能养出孩子的好品质

近些年媒体采访过很多高考状元,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多数孩子都多才多艺。

今年武汉理科状元唐楚玥,除了拿下725分高分外,打球、游泳、吹拉弹唱,样样都会,还谦虚地说自己的硬笔书法是入门级。

2019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不仅是羽毛球社的副社长,参加过学校的足球联赛,书法和画画也相当出彩。

去年深圳状元温卓越,从小习得一手好字,因为满分作文卷面走红。

有人把孩子的全能解读为天赋,但是我看到的却是父母在背后的支撑。

一个闺蜜,想培养孩子从小学琴,但孩子也没有耐心,常常坐不住。闺蜜不舍得,孩子吃一点苦就心疼得不得了。没坚持多久,练琴就放弃了。

别人问起来,她总说「孩子还小,玩是天性。」

殊不知,一味追求顺其自然的快乐教育,失去的不仅是才艺,而是给孩子培养品质的机会。

才艺、学习,看起来是两件事,本质上是一气相通。

靠的都是专注力、坚持、自律、认真。

生活里,有些孩子未必聪明过人,他们或许有自己的天赋和热爱的东西,但没有一种成功不需要努力和坚持的品质。

比如伊能静的儿子小王子,3岁的时候就爱上画画,也很有天赋。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所以在画得很累的时候,小王子也会说想在家里玩,不想再画画。

伊能静严厉地告诉儿子:

“这个人生是你的,你负全责。神给每个人一样的天赋,有人愿意付出百分之百还心存感激,有人只愿意努力百分之二十还喊累,收回这个天赋的人从来不是神,而是你自己。”

儿子显然听懂了,他开始坚持,最终成了一个灵气十足的小画师。

前段时间吴奇隆在节目上聊到童年,说自己小时候几乎每天都在训练。

“每天五点多起床训练,放学之后接着训练,晚上十点十一点才能回家。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他们考90分就会有奖励,我考90分就会挨打。”

当时父母的严厉和心狠,今年再回忆起来时,吴奇隆沉思良久。

很辛苦,但是这个阶段吃的苦,都将成为未来生活很重要的基础。让我养成了不轻易放弃、自律、坚持努力的习惯。

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说:我们留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是帮助他们发展出本来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挖掘出自身潜能,也知道要让自己的梦想成真,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

孩子就是家庭的缩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这个拼爹,拼的是格局,拼的是思维。

在孩子还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习惯的培养,能力的养成,靠的是父母。

世上没有不请自来的幸运,那些咬紧牙关的灵魂背后,都是父母有备而来的努力。

高考很重要,但人生不止于高考。

帮孩子塑造的好习惯,不仅可以帮他们在求学路上省心省力,还可以受用一生。

3

教育的本质,就是拼父母

家里的侄女今年高考,489分,算是落榜了。

分数出来后,一家人很丧。

母女俩开始互相埋怨:说是上网课,你就知道抱着个手机看,傻眼了吧!?别说了,你天天“碰”、“杠”、“听”、“和”的,我能好好学下去吗。......

我边听边苦笑。

并不意外。

女孩从小聪明,本来是个好苗子,但父母常年做生意,家里常常「夜夜笙歌」,几乎没管过孩子。

在他们眼里,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就够了。

物质条件优秀本是好事,这背后的努力工作本也是一个好品质,但遗憾的是,他们只把自己最懒散的一面暴露给了孩子。

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你暴露给孩子是什么样,他就会吸收什么样。

前段时间,一档装修改造节目的回访视频在网上火了,那是栏目组曾经改造过的房子。北京一个胡同里,一家四口,房子却只有10㎡。

请知名设计师来帮忙设计规划时,女主人拒绝了设计师要为她添置衣橱的设计,她说:「设计师如果可以拓展更大的空间,我宁可不要衣柜,而是换成书架。」

他们不装电视,每天的乐趣就是看书。

他们空间狭小,但爸爸每周都会买花。

他们生活拮据,却给彼此很多很多爱。

即便在金钱上无法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但父母睿智透彻,积极又相爱,那么跟随他们一起生活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教育的本质,就是拼爹拼妈。

不是金钱,而是父母的思想、格局、用心栽培,付出。

2004年安徽理科状元说,

偶尔我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而清华才女武亦姝的爸爸,每天下午后4:30关机。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不停刷手机短视频的父母,怎么有底气要求孩子远离游戏?

父母没有养成积极上进的品质,孩子又怎么会天生努力?

不是鼓励人人当状元,也不是鼓励所有父母卯足劲把孩子培养成状元,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际遇和天赋。

但做父母的,该给孩子保驾护航。

我们传递给下一代的,不该是散漫、懒惰、遇到挫折就放弃。而应该是自律、坚持、专注。

生活里不存在从天而降的幸运,也没有突如其来的惊喜。

有的只是千般投入、万般辛苦后的得偿所愿,用心良苦。

4

监督孩子习惯养成的过程是很痛苦的

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留意着他

在谈到教育孩子时,一个高考状元妈妈这么说。

所有的教育,都是寂寞的。学习的路上要历经九九81难,做父母的也要修炼72变。

每一段脚踏实地的努力,都映射着更高一级的人生轨迹。

每一个创造出奇迹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这世上从没有毫无理由的横空出世,所有的教育方式都是寂寞的,只有耐住寂寞坚定不移,才能等到开花结果。

在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之前,愿我们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来源:凯叔讲故事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