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要走出资金依赖症

2020-07-29 11:01   云上谷城

《半月谈》杂志报道,当前有的地方谈到加强基层治理,只会要人要钱要设备,如果不能满足,就认为工作无处着手,对种种问题听之任之,走入了高成本治理的误区。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地方积极调动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在老旧小区治理、村庄垃圾分类、社区矛盾调解等问题上花小钱、办大事,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借鉴。

近年,随着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不断下沉,基层治理工作十分繁重。对基层治理者来说,每一项工作都很具体,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困难。客观而言,人、财、物的投入是促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方面,缺钱、少人、没经验,也的确会成为一些地方基层工作推进的障碍。但是,如果基层治理处处依赖于“投入先行”,时时抱着“没钱无法办事”的心态,甚至把资金力量投入当作推进基层治理的不二法宝,那么就会掉入“等靠要”的窠臼,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无法令人民群众满意。

基层治理不光是有没有钱的事,更在于有没有一个撬动治理能力的良好机制。正确对待“花钱”与“办事”的关系,不仅是为了降低基层治理的成本,更是为了激活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应在充分发挥民智、依靠民力,创建发动群众的机制上多多着力。同样是乡村环境美化,有的地方充分发动群众,就地取材、因地施策,做到了花钱少、效果好;有的地方动不动就追求“大手笔”,搞面子工程,花大价钱请策划,舍近求远买建材,结果弄出来的效果大而无当,当地群众也并不买账。在更多基层治理的事项上,都需要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感,把居民自治的力量激发出来,实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事群众干”,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受疫情影响,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基层治理工作更要积极探索花小钱、办大事的有益途径,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把资金、人力投入作为治理的唯一支撑,而应更多挖掘内生动力,更好激活现有资源,更高提升服务效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心间,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优势,就能在群策群力中克服困难,在看似没有办法的时候琢磨出办法。练好基层治理的内功,磨砺基层治理的本领,我们就能实现治理能力质的飞跃。

来源: 湖北日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