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能生百慧;虚,能容万物!

2020-07-29 09:57   云上谷城

《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虚和静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人生大智慧。


- 静能生百慧 -


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

静不仅是一种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所谓静生百慧。道教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骄矜、浮躁。安静的人会仔细观察中审时度势,更容易深入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感悟人生道理。

只有守静的人,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幸福和美。浮躁的人、脚步匆忙的人总是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或许会经历人生岁月的蹉跎或道路的泥泞坎坷,但保持淡泊的处世态度,泰然处之,就能在纷繁中找寻自己的心的超然和安宁,不受世俗的干扰和冲击,人生也更豁然开朗。

- 虚能容万物 -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告诉我们虚和无的大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开窗户造房子,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虚是处世第一要诀。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虚”的态度,就意味着有了博大宽广的胸怀。

虚也是修行的第一要诀。《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要达到这种与天地万物并生为一的状态,就需要在虚上下功夫。而这种状态其实就是体悟大道。

修行人如何体悟大道?庄子给出了两个很重要的方法:“心斋”和“坐忘”。本质上说,这两个词其实是一种方法那就是——虚的方法。所以庄子说“唯道集虚”。

只有虚能去除贪欲与智巧,扬弃它们,才能使心灵从纠结桎梏中解放出来,而臻至大通的境界。放下一切,故没有分别、烦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 / 编辑:邓植元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