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不等于划定人生

2020-07-28 15:51   云上谷城

报考是道价值连线题,无论“风控体系”多么完善,总会有得有失。 

朋友里教师很多,干媒体的也不少,高考成绩公布后,教师们的目光不约而同投向高考,新闻媒体则顺势做起了报考指南。几位朋友家中有人参考,不断刷着相关消息,比对排名,心思和握着分数找学校、选专业的弟弟妹妹一同紧张。

一年一度的高考景观,很容易把人拉回那年光景。彼时,要搞清目标院校、专业分数,尚得“手动”寻找答案。或是年久失修,当时,我家那台2005年购置的台式机,先是烧了主板,后又毁了声卡,显示器也“扭扭捏捏”,画面闪烁不停。为了不耽搁志愿填报,它“光荣”地结束了曾服务姐姐,又被我“蹂躏”的使命,被迫“下台”。

不过,志愿填报并未随着新电脑的到来变得简单。老妈电脑玩得不转,那本既贵又厚的报考指南,是她每日钻研的工具书。每天,她都会写满几张纸,排除不想去的地区,写下娘俩商量好的专业,罗列我够得上的院校;那时姐姐刚从武汉辗转深圳,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应届硕士,我觉得那时的她,对学了7年的新闻充满眷恋。而我最终被新闻专业录取,很大程度也与她有关。“文科生嘛,还得靠笔杆子”,在这句话的影响下,我常感觉自己学新闻、干新闻,是在遂老姐未竟的心愿。

分数是报考的“绝对值”。如今看来,老爸虽然在报考技巧上远不及老妈钻研得深,但却稳稳拿捏住了报考的“战略核心”。“无为”的父亲告诉我:在成绩面前,除非你想成为复读生,否则既定的排位名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多数人都会在平行志愿中一边冲刺、一边保底,因此,报考技巧再纯熟,最后还是要靠分数说话。

如今,只要打开网页,最新的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各个院校的优劣势专业,录取人数、分数级差,全都可以了然于胸,报考信息的丰富、透明和流动,无形中也让学生在报考时更趋理性稳健。但是,即便如此,除了成绩有绝对优势的同学,大多数人都可能要面对学校、专业与城市的取舍。选了心仪的学校,可能无法进王牌专业,而优先专业,又可能错过名校。

报考是道价值连线题,无论“风控体系”多么完善,总会有得有失。报考之所以是个“技术活”,就是因为它本身像个杠杆,调节着教育的现实效能。

对院校专业的选择,决定了一个年轻人在未来4年里可能要生活的城市,相处的人群,以及要深耕的专业领域。在我身边,不乏根据兴趣特长,早早定下志愿的人,但对院校专业的认知,也并非个人兴趣那么简单,往往会随着专业学习、智识拓展而深化。

要使决策更加理性科学,除了在学校、专业和城市坐标系内比较,也要理顺影响志愿选择的因素权重,充实报考决策的依据。对考生个人和家庭而言,只有兼听则明,从善而定,才能降低报考的信息冗余,避免出现任性随意。

在学校的选择上,成绩高低决定个人位次,投档线高低,则决定了院校间的客观差距。在师资硬件、学习氛围等方面,名校和普通院校必然有差距,但是,学生不必太过纠结于这种差距,而应根据成绩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并以自己的努力补足短板。在专业选择上,专业不仅对应着职业方向,也对应着特定的教育模式。考生既要避免被某些专业的光环晃了眼,也要打破对某些专业根深蒂固的偏见。

当然,道理讲得再多,还是会有一些朋友的志愿报的不够完美,甚至出现重大失误。但是,高考并非人生路上惟一的转机,院校专业甚至城市之间的资源差,也会势随时移。与此同时,志愿也并非没有转圜余地,大学期间常有机调换专业,只要有充分准备,考硕考博,也能满足年轻人的“跨界”愿望。

前些天和新闻学院的同学联系,他们说我“对新闻很忠诚”,调侃自己是“逃兵”。我笑了笑,心里也挺欣赏他们的选择。在我和朋友身上,我发现,每个人在进入高校之后,都有自己独特的走法。

有人为了摆脱大学所在的小城的限制,早早到大城市拼命实习,后来反而对当初报考的城市处之泰然;我曾待过师范、政法院校,学的却是新闻专业,两次毕业关头,许多人取径教师行业或是成为律师,但他们的专业本领依然可以在工作单位给他们提供帮助。与此同时,也有朋友跨界金融、疾控、电竞等形态各异的行业,并对这些不同领域的业务慢慢渐入佳境。另外,我也听说一些高考失意的老同学,通过升学重新越过了“龙门”,让我莫名感动。

18岁成年,从高中进入大学,不仅意味着身份的改变,也意味我们从此被卷入这个疾驰的世界。志愿的选择当然重要,但终究只是我们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作为“过来人”,我希望所有和当年的我一样对大学充满未知迷茫的年轻人都能记住:只要你具备足够的能力与决心,就算大学与专业选择的有所遗憾,也总会有安放你的理想与才华之地。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