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刚:把致富的种子洒满青湾

2020-07-20 11:58   云上谷城

位置偏远,经济贫困,基础薄弱……这样的贫困村,怎么扶才能脱贫?

来到谷城县紫金镇青湾村的两年,谷城县税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干部姚刚等人认准了一个理儿:“真扶贫,扶真贫。只要把心扎在泥土里、把功夫用在刀刃上,就肯定能帮落后的山区村拔穷根、脱真贫。”

在姚刚等扶贫干部和村民们的努力下,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在2019年顺利摘帽,全村人正走向富裕。

穷困村来了扶贫“贴心人”

青湾村是谷城县税务局的驻点扶贫村,也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地处著名避暑胜地大薤山的西南侧,村子周边方圆几十里一座大山连一座大山,农民祖祖辈辈只和闭塞与落后相伴。

在青湾村,和贫困的抗争已经进行了很多年。

自2005年起就在村里工作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蒋大府说,青湾村交通不便、人员稀少,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发展产业力不从心。村里试过种香茶、种油茶,但都成不了规模。

常年下来,香茶长成了杂灌林,油茶长成了老树桩,结出的油茶果只有指尖大。年轻人出门谋生计,村里渐渐只剩下一百来人常住,大半还是老弱病残。最困难时,村集体欠债近10万元。

去青湾村,要先开车经薤山、入紫金,再走连绵几十公里的盘山路。2018年元月第一次到青湾,姚刚紧抓车座把手,紧张得手心都出了汗。

进村放下行李,还来不及喘口气,姚刚和其他队员就开始了走访调查。

来到贫困户老赵家中,姚刚问:“你打算发展什么致富项目?”老赵说:“我不会发展项目,只会打洋桃(方言,即野生猕猴桃)卖。”“光靠这,一年才能挣多少钱?”姚刚心里沉甸甸的。

蒋大府说:“大家都习惯了靠山吃山。但近些年来,山货越采越少,山里人就没有了挣钱的门路。”“诸葛亮”会开出致富“妙思路”

要脱贫,就要有产业;要找准产业,就要号准青湾村的脉。

为了找到适合青湾村的脱贫项目,姚刚等扶贫干部天天在村里转悠,听老人们讲当地的气候环境,了解适合的农作物、特产。晚上回到住宿的地方,他们就在饭桌上交流一天的收获,讨论扶贫工作怎么开展。

冬天,大家伙儿围着火炉苦思脱贫出路;夏天,他们坐在山包场地上分析各种产业发展的利弊。每天的晚饭饭桌上,总要开起一场热闹的“诸葛亮会”。

青湾村海拔高、阳光充足,村里人爱吃猕猴桃,姚刚等人多番讨论后,最终认定壮大红心猕猴桃种植最适合青湾村。

回局里汇报工作时,姚刚向局领导谈起了在青湾村扩大种植红心猕猴桃,套种黄精、白芨的打算。局领导很重视姚刚的设想,要他写出书面扶贫工作计划,并向县里的扶贫办、农发办、医药公司等部门争取资金、技术支持,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不久后,红心猕猴桃基地扶持计划从“诸葛亮会”上走进了现实。协商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整地起垄,购买种苗,移栽入地,一项项工作迅速推进。

红心猕猴桃移栽后,种植基地就成了姚刚最喜欢去的地方。他一有空儿就在基地巡视,种苗的一丁点变化都逃不脱他的眼睛。有村民见姚刚如此痴迷,就笑他说:“老姚,这猕猴桃是你的幺儿子?你这么疼爱?”

姚刚也笑起来:“这可是咱们青湾村人的宝贝疙瘩,脱贫致富全靠它。”

山坡上长出“金果果”

红心猕猴桃树苗茁壮成长,这为青湾村人带来了脱贫的希望。借助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村里各项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也加快推进。

2018年7月,青湾村遭遇干旱天气。看到叶片晒卷了的猕猴桃苗,姚刚心急如焚,下山求援、兴建灌溉设施。

谷城县税务局领导听了老姚的汇报后,拨付9万元资金,购买水管引水浇灌树苗。同时借这个机会兴建一座60立方米的蓄水池,引水入村入户。这不仅解决了红心猕猴桃基地灌溉问题,也结束了36户、70多位村民的饮水难。

扶贫工作队还积极争取资金,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来,村里建起了文化小广场,村民家门前有了文娱健身设备,村道上亮起了太阳能路灯。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2018年以来,村里共提供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19个。

2018年底,青湾村集体收入达到5.2万元。

2019年3月,青湾村顺利完成脱贫出列检查验收和第三方评估工作,实现了贫困村脱贫摘帽出列。

截至2019年底,青湾村53户贫困户已全部完成脱贫。村里红心猕猴桃销售达7000余斤,为村集体带来收益7万余元。

辟蹊径山下建起“冷藏库”

村集体的钱包鼓了起来,青湾村脱贫致富的步子越走越稳健。

瞅准紫金镇农特产品产量大、冻库储存需求旺的机会,姚刚等扶贫干部又通过开“诸葛亮会”达成一致:为村里建一个冷藏库。

2019年,谷城县税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资金89万元,在紫金镇花园村高速路口投资兴建起一座670吨中型冷藏库。冷藏库建成后,不仅满足了村里红心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需求,还可出租给镇上的农产品经营户。去年,冷藏库租赁收益达到2万元,2020年预计可达4.8万元。

以红心猕猴桃产业为基础,青湾村组建了谷城县金前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着力打造以红心猕猴桃、蜂蜜为主的农副土特产。

如今的青湾村,已基本形成以红心猕猴桃种植、冷藏库租赁、光伏发电、油茶种植为主,肉牛、生猪、山羊、蜂蜜等产业为辅的山区特色产业,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

蒋大府说:“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就等于有了健康的造血系统。就算将来扶贫工作队撤走了,村子也能继续走向富裕,不给政府添麻烦。”

谷城县国税、地税合并时,局领导曾征求姚刚的意见,回局任职还是继续留在青湾?当时,姚刚想了想说:“我愿意留下来继续扶贫。村民们好不容易接受了养山吃山的理念,我想继续帮他们一起发展绿色经济。”

如今,青湾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姚刚又为自己定下了新目标:“如果乡村振兴还需要驻村,我仍然愿意留在这里,把根扎在青湾村。”

来源:襄阳日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