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小山村马家湾,有个千里之外省会城市来的女支书

2020-07-05 09:04   云上谷城

山路盘旋曲折,向无尽的远方延伸。

此时,我们的车行进在通往谷城茨河镇马家湾村的深山里。弯拐了一个又一个,村庄经过了一个又一个,依然没有到达。

太偏远了!太偏远了!有人连声感叹。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开车的张周兴吟道。

这句话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马家湾全景图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见了一座白墙灰瓦的房子,上书“马家湾村党支部”几个鲜红的大字,总算到了!

房子前面站着一个高高的、戴着眼镜的妇女,她就是马家湾的村支书史君花。

史君花老家在青海省会城市西宁,家境比较殷实,1999年认识了谷城的帅小伙儿,从此便在这座郁郁葱葱的大山深处安了家,相继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丈夫在城里打工,史君花在村委会负责党建工作,一家人生活幸福和美。2018年秋,史君花任马家湾村支部书记。

村里的乡村游栈道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在城市生活、长相俊俏的姑娘,怎么会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扎根贫困山区呢?刚上任的女支书,又为这个贫困的山村,带来了什么改变呢?这两个问题始终在我脑海里盘旋。

“我们老家那里风沙大,缺水,山光秃秃的。初来时,看到这绵延不绝的青山,山上草木郁郁葱葱,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在这深山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我越来越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史君花说。

看来,是爱情的力量,如画的绿水青山,牵住了这个远方姑娘的心,让她义无反顾地植根于此。

金丝菊基地

在村委会前面的空地里,用薄膜覆着一行行的绿色植物,这些植物刚出土没多久,细细的杆茎上顶着片片嫩叶,在和煦的微风中,活泼泼地摇曳着。

“这是我们今年刚栽种的金丝菊。我们流转了村民17亩土地,用来种植金丝菊。”史君花指着这片绿色植物说,“这种金丝菊颜色金黄,烘干后可以泡茶喝,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今年我们建了烘干房,预计一亩地能采干金丝菊200斤,每斤能卖70多元,除去成本,一亩地能纯收入几千元。而老百姓种玉米,一亩地只能收入300元左右。”

自驾游车通过漫水桥

此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漫山遍野的黄澄澄的金丝菊,像一张张绽放的笑脸,在群山的怀抱里恣意生长着。村民们正欢喜地把一篓篓金灿灿的金丝菊往车上装,运往山外。

“因为山上有很多野生的菊花和猕猴桃,说明我们这里适合这两种作物生长。所以,我就想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尝试着去种这两种作物。”

史君花说完,又带我们去看村里去年种植的30多亩猕猴桃。

汽车在如带的水泥路上蜿蜒前行,四周的青山如碧波汹涌的绿色海洋,把我们层层叠叠包围着。碧蓝如洗的天幕下,远远近近的树木,都淹没在阳光里,叶片上泛着点点金光。

村里的网红桥

如同坐过山车一样,我们的车一会上坡,一会下凹。道路陡峭处看不到前面的路,汽车只能哼哧哼哧慢慢爬。

“这条路是我们去年才修的,以前是土路。”史君花说,“这里太偏远了,村民们把地都撂在那里空着,我们以每亩300元流转,种上了猕猴桃,明年能挂果。”

一块块山地,在黛青色的山峦和高低错落的杂树间铺开,地里栽着一排排两米多高的水泥桩子,上面攀着铁丝网,下面是一畦畦绿茵茵的猕猴桃秧子,在风里荡漾出层层绿波。

不爱新房爱旧房的城里游客

偶尔能看见一座座土坯房子,黄褐色的泥墙残败、古旧,门扉紧闭,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偏远落后的山区里,这种人去屋空的情况比比皆是,世世代代的山里人,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背井离乡,在大山外谋生活,使一片片山地荒在那里。如今,道路修好了,种上了适宜土壤生存的猕猴桃和金丝菊,为这座苍茫的青山带来了火热的生活气息。马家湾的村民们,正在这片热土上,创造新的诗意。

史君花和村民

回村的路上,我们看见一座土坯房子旁边,建了一座崭新的白墙黛瓦的房子,这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雷普义的家。

雷普义因常年患有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致贫,2018年危房改造,政府出资5万多元,帮他盖了这座敞亮的新房。

“史书记上任后,最惠民的是修了6公里水泥路,村里所有道路都得到了硬化。和老支书杨科玉一道把泉水引到山上,在山上修了两个蓄水池,从蓄水池接上水管,给每家每户安装了自来水,改变了过去一直挑水吃的状况。”雷普义说。

田园休闲游

水和路是衡量村民生活质量高低的至关重要的标准。如今,村民们出门走的是整洁的水泥路,饮的是干净的自来水,吃着自给自足的绿色食品,住在风景如画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这种世外桃源般的自在和幸福,怕是城里人也要羡慕几分吧?

当我们问史君花在建设美丽乡村和发展集体经济的路上,有没有遇到坎坷和阻挠时,她说了三点:一是村里没有发展资金。马家湾是省级贫困村,全村157户人家,有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才全部脱贫;二是有部分老百姓不理解不支持,工作不好开展;三是缺人手,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老年人守家。

扶贫工作队和史君花走访农户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任何困难,在强者那里,都会被击得粉身碎骨。

没有资金,史君花拉下面子,不辞辛劳,四处跑去化缘;老百姓不理解不支持,史君花就挨个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只要进城,就会给村民们带各种急需的日用品。史君花说,如果我们的金丝菊和猕猴桃产业发展好了,带动全村老百姓规模化种植,发家致富,还愁不能吸引年轻人回家创业吗?

马家湾村貌

一位村支书,就是一个村庄的灵魂。她的思维和襟怀,决定了这个村庄的格局和未来。

前年,马家湾村集体还养了100箱中蜂,请了专门的人员管理。但因技术还不够成熟,蜂跑了不少。

学无止境。目前,史君花边工作边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进修,学习果树、粮食等作物的种植技术以及养殖技术,这让她受益匪浅。

一个千里之外省会大城市来的女性,深爱谷城的一个普普通通小山村,致力于改变这个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一段多么传奇又有趣的故事。

来源:襄阳政府网

作者:张学玲

图片:罗宇平 周政

责任编辑: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